本报北京9月8日电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是对黄河流域的极大警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根治黄河隐患,这是日前在郑州结束的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第十一次会议上,来自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和新疆建设兵团、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代表们不约而同的话题。
黄河水祸甚于长江是大家的共识。称为“悬河”的黄河水面,如今高出新乡市地面20米、开封市地面13米、济南市地面5米,一旦决口,水灾沙灾俱临,水有多深,沙有多高。洪水过后,不仅农田形成沙荒,还能造成交通瘫痪、铁路中断,整个城市被泥沙覆盖。1982年花园口一处水库泄洪,形成的8000多亩沙滩至今无法复耕,两个村庄的数千人口只好迁移。因此,黄河防汛不仅仅是堤防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水灾隐患,确保黄河岁岁安澜,需要协作区内所有省份齐心合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山西省常务副省长刘振华说,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一定要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改善该流域的植被,提高覆盖率,是保证水资源长远开发利用、防水患于未然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沿黄省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我们应该把对黄河流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共同搞一个保护生态的工程。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成玉把自己的建议具体为五条措施:一是各省区都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控制黄河泥沙,调节黄河水量;二是搞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大限度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做好中上游植被保护和涵养水源等工作,加快黄河中游生态工程建设和下游滩区综合治理;四是在产业布局上各省区要统一认识,严禁高耗水企业上马,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黄河;五是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做好南水北调的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以缓解沿黄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黄河水利委员会总经济师宋建洲的介绍令人鼓舞:从今年7月开始,黄委就组织了500名勘测设计人员,开展黄河防洪等方面的前期基础工作,提出的详细技术报告已得到水利部和国家计委的认可,关键地段的工程建设列入了国家计划;《黄河法》立法工作已经开始,黄河治理工作牵涉面广、利益矛盾突出、关系复杂的问题,可望纳入法制轨道得到解决;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已经协调完善,“量入为出”的科学用水方法将得到实现;《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建设规划》纳入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有力抓住了今年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时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必将加快速度。